曹德旺預感的一幕再次發生,但是形勢已經悄然轉變!最近刷到了一個新聞,一家制造企業去985大學招機械專業的學生,月薪給到了1.4萬,結果一個人都沒招到。后來才知道,其他企業都給出了年薪二三十萬的高價。
這事一方面反應了制造類專業高材生的稀缺,也反應了制造業目前面臨的窘境。之前中國就業培訓發布了去年第四季度最缺人的100個行業,結果里面有43個都是制造業有關的職業。
中國經濟蓬勃發展,制造業市場上對于人才在不斷加大。但是現在的情況是,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也不愿意進工廠。一方面是高校應屆生超過千萬,就業形勢嚴峻,另一方面卻是工廠找不到人。有人說,十年前工廠是這批人,十年后工廠還是這批人。
之前曹德旺同樣感嘆道:“我們企業招不到大學生,各個行業人才斷檔,更揪心的是,很多大學生寧可去送外賣,都不去我們企業上班”,其實,當代大學生的心態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。今年春招,互聯網從業者希望轉向制造業的占比達到了6.3%,比2019年增長了2個百分點。這意味著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經歷了社會的磨練之后,開始重新審視自身,不再所有人都往一條道上擠,而是開始重新選擇賽道。
前段時間,職業教育法大修,目的在于加強和對勁職業教育的發展。雖然制造業人才稀缺的困境依然存在,但是隨著教育改革、產業調整等,這一困境相信終將被解決。